聖地考察

百科知識

鴞梟

夜行食肉鳥。頭大,雙目生於正前方,極大,作直視狀;翼羽及尾羽濃密細軟,飛行時悄然無聲。鴞梟大小與鴿同,但通體羽毛濃密蓬鬆,故體型看似較大。鴞梟至今於中東、埃及、以色列仍見不少,多棲息於廢墟、古廟、金字塔、約但河夾岸巖洞等人跡罕至之處,人們多以其為不祥之鳥。

貓頭鷹 / 長耳鴞

大型鴞梟,直立時有2呎高;體羽鼠灰色,雜以灰褐色斑點及黑色斑紋;耳羽很長,豎立若角狀,因此又名「大鵰鴞」。主食鼠類,在以色列古墟、墓塚間過冬。聖經所記在荒廢的以東棲息的眾鳥中,可能也包括長耳鴞(賽三十四11,新美國標準譯本邊註;和合本作「貓頭鷹」)。

烏鴉 / 渡鴉

鴉科中最大的一種。希伯來語稱「渡鴉」之詞原義為「黑者」,因其通體黑色。渡鴉重約3磅,體長22至26吋不等。尾部覆羽中間闊、兩側窄。巴勒斯坦所見的鴉科飛禽有8種:渡鴉屬3種,寒鴉屬2種,烏鴉屬1種,禿鼻烏鴉屬(也稱「白嘴鴉」)1種,紅嘴山鴉屬1種。烏鴉體長約20吋,較渡鴉小,且尾部羽端齊整,無參差狀。如前所述,渡鴉的顯著特點是通體晶黑。

- Advertisement -
Ad image

Sport

鵜鶘

是水棲禽鳥中最大型的鳥類,較之天鵝猶大,體長達50吋,喙長16吋,上喙尖端向下彎曲,呈鉤狀,利於捕魚;頷下生有黃色皮囊,稱「喉囊」,用以貯水兜魚,可達3加侖;4趾間均有蹼相連。鵜鶘善泳也善飛,不過由於其體大、頭小、頸長,從水面起飛頗不易,每需展翅撲騰有頃,並以雙足助登多次才得漸起。

By

鴿

鴿分佈極廣,世界幾無處不有,一般的家鴿俱為原鴿的後裔。希伯來文另有一詞譯作「斑鳩」,也為鴿屬,這證明古猶太人已知道鴿種的差異。迄今巴勒斯坦的鳩鴿科禽鳥,至少尚有6種:原鴿、斑尾林鴿、歐鴿、斑鳩、灰斑鳩、棕林鴿。這6種之中,原鴿和斑鳩大概是聖經最多提及的兩種鴿子。

斑鳩

迄今巴勒斯坦的鳩鴿科禽鳥,斑鳩和原鴿大概是聖經最多提及的兩種鴿子。古代作家似也注意到斑鳩與鴿(主要是斑尾林鴿)之間的主要區別。鴿棲處常年不易,馴養容易;而斑鳩則是春來冬去的候鳥。斑鳩需以籠飼養,或作觀賞,或留作祭祀。

- Advertisement -
Ad image

More News

聖經之中並無明顯記載有關的「龜」經文,然而利未記11:29中的「地上爬物」,極有可能也包括「龜」在內。全球已知的龜類約有三百餘種,遠古時期牠們的祖先就已揹著硬殼了。

齧齒目動物,鼠科,多為溝鼠屬,四肢短,被猶太律法視為不潔的爬物(利十一29,和合本譯作「鼫鼠」),尾長,體毛灰褐或赤褐,較野鼠色暗;晝伏夜出,善攀爬和游泳。野鼠雜食性,植物的種子、根、葉、莖無所不食,也貯藏糧食。

齧齒目動物,鼠科,多為溝鼠屬,四肢短,被猶太律法視為不潔的爬物(利十一29,和合本譯作「鼫鼠」),尾長,體毛灰褐或赤褐,較野鼠色暗;晝伏夜出,善攀爬和游泳。野鼠雜食性,植物的種子、根、葉、莖無所不食,也貯藏糧食。

麻雀

雀科鳴鳥中的一種被認為極無價值的小鳥;希伯來原詞是一個廣義的名稱,可通指一切小型雀鳥,可包括織布鳥科的各個種類,所以麻雀、燕雀、鶇、椋鳥都在其詞義涵蓋之內。

麃子

麃子(申十四5;王上四23,和合本作「麃子」)軀體小巧,夏季毛色棕紅,冬季轉為灰黃。角長約1呎,分三杈。麃喜居於樹木稀少的河谷和山的低坡,在開闊的草場上覓食。

鹿

是一種大型反芻動物,僅雄性有角(枝形角)。鹿角堅實,與羚羊和瞪羚的角不同,每年脫換一次。鹿角長成後即完全骨化,已無皮無血,一定時間後即自行脫落。鹿的口鼻光滑,這是鹿科動物的標誌之一。鹿胃有4室,2室存放粗嚼食物,經倒嚼後嚥入另兩室進行消化。

鸛鳥

大型涉禽,腿長,翼大而有力,翼羽黑色,有光澤,煽動雙翼即產生很大的噗噗聲;趾間有蹼,可在軟泥上行走。具紅色長喙,既銳且直,是從水中捕食魚類的利器。鸛喉退化,不能鳴叫。

鷺鶿

鷺羽色有白、青、綠、灰不等,巢於群棲之地,雌雄共哺幼雛;主食魚、蛙、貝類及水生昆蟲,往往一吞而盡。晚秋季節成鷺偕幼鷺南徙,初夏則返。白鷺體長可達3呎,而矮鷺卻短不足22吋,大小極為懸殊。

鷓鴣

聖地極為常見的一種野鳥。其基本骨架與雞近類,只是體略小而尾略長。巴勒斯坦有兩種鷓鴣,一名「沙鶉」,分佈於死海附近、約但河谷及西乃沙漠一帶;一名「石雞」。

鷂鷹 / 鶙鵳

鷹的一種,常盤旋空中遙覓地上獵物,形似鳶,但尾直而無剪叉,被聖經列為「不潔淨的」鳥類(申十四13)。和合本譯作「鷂鷹」(利十一14)和「鸇」(申十四13),英譯本則分別譯作「鳶」、「隼」、「鷲」等。

高大涉禽類,形似鸛與鷺,惟足趾略短。羽毛銀白色,尾部羽毛呈波浪形。春秋兩季常有大批鶴群排成楔形長隊,於晝間飛過聖地上空,秋季由歐洲南遷非洲過冬,春季則北返歐洲產卵。鶴翔於天,十分壯觀,一隊可多達兩千頭。耶利米書八章7節有「白鶴也守候當來的時令」之語,就是指鶴的候鳥習性。

鷹科鵰屬的大型食肉鳥。聖經翻譯往往鵰、鷲不分,給鳥種的確認造成不少麻煩。鵰的頭、頸均有羽毛,並非禿頂如鷲,但遠看很難區分。和合本譯為「鷹」的希伯來詞(直義可作「以喙裂物」解),可能是泛指一切大型食肉鳥。

鵪鶉

體肥短,喙、足亦短,形酷似雞雛,食穀物及昆蟲,與雉雞、鷓鴣同科,是雞形目中最小的種類。鵪鶉體長不過10吋,翼短而圓,常棲息於灌叢與雜草之中,發出嗡嗡的響聲。上體淡紅,腹羽白,一窩孵卵多達18隻,雌鳥若亡,雄鳥必獨負哺雛之責。

鵜鶘

是水棲禽鳥中最大型的鳥類,較之天鵝猶大,體長達50吋,喙長16吋,上喙尖端向下彎曲,呈鉤狀,利於捕魚;頷下生有黃色皮囊,稱「喉囊」,用以貯水兜魚,可達3加侖;4趾間均有蹼相連。鵜鶘善泳也善飛,不過由於其體大、頭小、頸長,從水面起飛頗不易,每需展翅撲騰有頃,並以雙足助登多次才得漸起。

鴿

鴿分佈極廣,世界幾無處不有,一般的家鴿俱為原鴿的後裔。希伯來文另有一詞譯作「斑鳩」,也為鴿屬,這證明古猶太人已知道鴿種的差異。迄今巴勒斯坦的鳩鴿科禽鳥,至少尚有6種:原鴿、斑尾林鴿、歐鴿、斑鳩、灰斑鳩、棕林鴿。這6種之中,原鴿和斑鳩大概是聖經最多提及的兩種鴿子。

Follow US

Mu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