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裏救回他們來。」(以西結書 34:12)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 10:10-11)
「牧羊人」在聖經中,最常被用來比喻神對衪的百姓,慈愛的看顧的一種意象。從以色列史來看,歷代的先祖先母包括摩西與大衛,都是「牧羊人」的代表人物。在猶太曠野寒風刺骨的夜晚,牧羊人有時必需夜宿於羊圈門口,以便就近保護他的羊群。先知耶利米說到主耶和華,盼望從衪的百姓中興起一位忠心的屬靈的牧者說:「我必設立照管他們的牧人。牧養他們。他們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缺少一個。」(耶利米書 23:4)。當耶穌說:「我就是羊的門」時,約翰福音正藉著耶穌,指出有一個人,曾經被輕率的牧者關閉於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