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野驢或敘利亞野驢,是介乎驢和馬之間的野生動物。其耳長於馬耳,卻短於驢耳;前蹄窄小,僅前肢有角胼胝(是馬屬動物四肢的皮膚角質塊,生於前肢者位於前膊部內側下方,俗稱「夜眼」);尾根毛少,至尾端始有撮毛,狀若牛尾。蘇默人(古米所波大米人)曾馴養野驢,但終因野驢性蠻悍難馭而代之以馬。吾珥城邦曾以野驢駕戰車。此事可證之於一王塚的發掘,從中發現有野驢駕戰車的葬品,其時約為主前2500年。有證物表明巴比倫和亞述諸王均有獵驢之好。
昔日在距以色列不遠的荒漠之地即有成群的野驢,逍遙馳騁。聖經描述野驢為酷愛自由的沙漠動物(伯二十四5,三十九5-8;詩一○四11;賽三十二14;耶二24;何八9)。聖經謂以實瑪利「為人必像野驢」(創十六12),顯然是指他的放蕩不羈,不肯就範於傳統教化的束縳。聖經記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因狂傲而至瘋癲,遂去與野驢同居(但五21)。後來因連年大旱,致使野驢數量為之銳減(耶十四6)。今日遺存的野驢已進化不少,其形體大概如聖經時代的敘利亞野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