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曾提及「河馬」。考其原文所指則語焉不詳,因此解釋也頗紛紜。有說是野牛的,有說是猛的,也有說泛指體大的動物。今經多方考證,已認定為河馬無疑。河馬是兩棲的哺乳動物,體大、皮厚、腿短、有蹄(即趾端表皮成蹄狀),頭部重大,全身並無長毛。
約伯記四十章15至24節的描述與河馬的特徵十分吻合,僅尾部似略有小異。今日河馬多見於非洲的河流湖泊;然而考古勘察已從聖地發現了河馬化石,證明早年確有河馬於該地棲息,多半是在加利利北部的沼澤地帶和約但河谷。
河馬有發展極佳的感覺器官,且各器官的位置與其生活習性十分配合,如河馬雖藏身水中,卻可使其眼、鼻、耳微露出水面,則視、聽、嗅俱不受妨礙。河馬口極大、有獠牙,頸粗短。由於四肢太短,在陸上時其腹部幾可觸地;植食性,以草類和水生植物為食。水草不足時也登陸覓食,往往在夜間行動。河馬雖體軀笨重,但奔走極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