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很可能是指白柳 (Solix alba),它屬於楊柳科,樹皮灰褐色、有深刻的裂縫,多生長於河邊或溪旁。枝條往往呈黃綠色,生長快速。葉互生。幼時葉表面有銀色毛,後變綠色,背面為灰色。花為雌雄異株,無花瓣,集合成細長圓柱形的柔夷花序,倒垂在樹上。雄花黃色,雌花綠色,果實綠色,成熟時裂開內有絨毛的種子。亦有人認為詩篇137篇2節所描述的是種植在敘利亞到巴勒斯坦河岸,尤其是約旦河谷的一種楊樹 (Populus euphratica) 或垂柳 (Salix babylonica)。柳樹之樹皮可提取含收斂成分之藥物,木材可供建築之用。猶太人以柳樹的枝條搭 建住棚節的棚子(利23:40)。在巴比倫時,以色列人將他們的豎琴掛在柳樹上 (詩137:2),以示停止歡樂。
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約有22個名詞用來指多刺的灌木或雜草,和合本則多譯作「荊棘」、「蒺藜」或「刺草」。現今生長在聖地的荊棘和薊約有125種。士師記九章14、15節之寓言中的荊棘相信是指歐洲的荊棘,或沙漠荊棘。那是一種多刺的灌木,高約6至12呎,長一簇簇的葉子和紫色的小花。開花後會結紅色的小圓漿果。這品種原產於聖地,十分常見,特別是從利巴嫩至死海一帶。人常用它來作樹籬。學者普遍同意以賽亞書十章17節、五十五章13節,彌迦書七章4節和希伯來書六章8節的「蒺藜」是巴勒斯坦的茄屬植物,或「耶利哥馬鈴薯」。那是一種矮小的植物,高約1至4或5呎,樹枝粗糙而硬直。其果實是漂亮的黃色漿果,直徑約有1吋,成熟時會迸裂、噴吐的看似煙和灰,這特色使它另得一個名字,就是「所多瑪的蘋果」,因為那現象好像所多瑪和蛾摩拉被毀的情景。創世記三章17、18節,列王紀下十四章9節,歷代志下二十五章18節,何西阿書十章8節和馬太福音七章16節的「蒺藜」,以及馬太福音十三章7節和希伯來書六章8節的「荊棘」,相信是薊的一種。現今生長於聖地的薊有125種。其中最常見的有矢車菊、矮埃蕾、伊比利亞埃蕾,及紅粉薊。有些薊可高至5、6呎。薊是荒地的特色。許多薊都開美麗的花朵,但全都長滿尖刺。 許多解經家認為編成耶穌荊棘冠冕的「荊棘」(太二十七29;約十九2)是刺馬甲子。因此,這植物的英文名字也稱為“Christ-thorn”(基督荊棘),那是一種多刺的植物,通常是蔓生的矮樹,高3至9呎。其枝子柔軟,每塊葉子生長出來的地方都有兩支不規則而堅硬的尖刺,以作防衛。其嫩枝異常柔軟,因此容易繞成冠冕狀的花圈。士師記八章7節,以賽亞書七章19節、九章18節、五十五章13節和馬太福音七章16節中的荊棘可能是指敘利亞的刺馬甲子,一種灌木或小樹,高9至15呎,有時可長成高40呎的樹,枝子白色平滑,但每塊葉子底下都長著兩枝堅硬、不對稱和向後彎的尖刺。也有學者主張耶穌的荊棘冠冕是用這種樹枝繞成的,因為刺馬甲子曾否在耶路撒冷生長也頗成疑問,但敘利亞刺馬甲子則仍見於聖地。然而,敘利亞的刺馬甲子卻比刺馬甲子為高。
巴勒斯坦的篤香,是一種巨大的落葉樹,有稀疏的樹枝。冬天沒有葉子的時候,就像一棵櫟樹。其高度介乎12至25呎。樹的每一部分都有芳香的汁漿。這樹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並生長在較接近山腳的山坡上。這樹一般都是孤獨地生長,在一些太暖和太乾旱不宜種植櫟樹的地方,它都可以生長並代替了櫟樹的位置。由於這樹原產於基列,所以其汁漿,可能是以實瑪利商人由基列帶往埃及的香料之一(創三十七25)。創世記十八章8節所指的就是這樹:「(亞伯拉罕)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以賽亞書六章13節的「栗樹」,及何西阿書四章13節的「栗樹」,大概亦是指這樹。學者也相信以拉谷(撒上十七2、19)是由於生長在那裏的篤香樹而得名。創世記四十三章11節的榧子明顯是從阿月渾子樹採摘的硬殼果。阿月渾子樹的高度約為10至30呎,樹頂向外伸展。阿月渾子樹野生於黎巴嫩許多多石的地帶和聖地。其果實有淺色的外殼,果仁味甘甜,到處都受人喜愛。約書亞記十三章26節「比多寧」一名,可能是指當地有大量的阿月渾子樹。
創世記二十一章33節,撒母耳記上二十二章6節和三十一章13節所說的「垂絲柳樹」似乎就是檉柳。這類喬木或灌木十分矮小,生長得迅速,其木質堅固耐用。檉柳廣見於曠野、沙丘和鹹水沼澤區。無葉檉柳是沒有葉子的,長白色小花。這種喬木或灌木使人心曠神怡,樹蔭又可供途人休憩。亞伯拉罕曾在別是巴栽植無葉檉柳,那兒常鬧旱災,栽植其他樹木顯得很不實際。在書珥曠野極荒蕪的地區,沙漠檉柳的矮小樹叢仍生長得很茂盛。傷心失望的夏甲可能就是在一棵無葉檉柳下撇下以實瑪利──她那粉碎了的盼望。檉柳可以生存,是因為有細小鱗狀的葉子,不會蒸發大量水分;它甚至完全不長葉子。較大的檉柳樹在木材不多的地區,會因其木材而受重視。檉柳的木材可用作建築,同時也是優質木炭的來源。
列王紀上十章27節,歷代志上二十七章28節,歷代志下一章15節、九章27節,詩篇七十八篇47節,以賽亞書九章10節,阿摩司書七章14節,及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均譯作的「桑樹」,可能是指著名的西克莫無花果樹。這種樹產於非洲東北部及鄰近亞洲地區的一種樹,是屬於無花果樹的品種。我們不可把這種樹跟北美洲常見的美國懸鈴木混淆起來。聖經的「桑樹」(即西克莫無花果樹),是一種生命力強、強韌而粗壯的樹,高約30至40呎,有時樹幹周邊可達20呎以上,樹冠直徑則可達120呎。這樹容易攀爬,常種植於路旁,這可解釋了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的記載。樹上各部分都可結大量的果實,新枝舊枝都會結果,甚至樹幹上也可結果。其果實跟一般無花果相似,但體積較小,品質也較劣。在大衛的時代,西克莫無花果樹十分珍貴,以致大衛也委派專人來看守(代上二十七28)。這種樹跟普通的無花果樹不同,它是常青的,一年結果數次。它主要生長在低地,不能在山區不理想的氣候中生存(詩七十八47)。學者認為阿摩司不是採摘西克莫無花果的人,而是整修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種植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習慣在採摘果子前3、4天,果子約有1吋長時,把果子中間部分的皮削去,或以指甲或利器穿一個小孔。若不這樣做,果子會分泌大量液汁,並且不會成熟。
屬安息香的各種樹木,可生產一種芳香的樹脂。現今學者認為出埃及記三十章34節的「拿他弗」乃來自安息香樹。那是一種不規則的硬枝灌木或小樹,高約9至20呎 。分佈地區從黎巴嫩至聖地,這樹在小山丘和岩石遍佈的地方都長得很茂盛。在其樹幹和樹枝上割開切口便可取得樹膠。其香味十分濃郁,今天仍是一種價值不菲的香膏。
生長迅速的落葉喬木,跟山楊樹同是楊屬植物。撒母耳記下五章23、24節和歷代志上十四章14、15節的桑樹更可能是指伯拉河的楊樹或山楊樹。這樹高約30至45呎,枝子向外伸展。這種山楊樹只可見於敘利亞至聖地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的河畔和溪邊。在約但河谷尤其常見。 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的「柳枝」可能也是指伯拉河的楊樹;至於詩篇一三七篇2節的「柳樹」,也有人主張是楊樹。詩篇八十四篇6節的「流淚谷」是否指山楊樹,引起了一些問題;這名字也可能暗示那地種植了茂盛的山楊樹。「葉子被風吹」而發出響聲(利二十六36),可能暗指那樹是山楊樹,因為山楊樹有扁平的葉柄。白楊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聖地和西奈的潮濕地帶。其高度約為30至60呎,枝子向外伸展。有些人認為各種外邦宗教的祭壇,通常是立在山頂上和楊樹樹叢的蔭下。也許以賽亞書六十五章3節應作「在白楊下燒香」,而不是「在磚上」。何西阿書指出外邦的祭壇是建於橡樹、楊樹和栗樹之下(何四13)。也有人認為何西阿書十四章5節並不是指「利巴嫩」,而是說「如楊樹扎根」。楊樹的樹根會向其範圍內的水源迅速生長,這是人所共知的。創世記三十章37節所指的樹枝相信是白楊的樹枝。
Sign in to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