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

撒種在埃及和在巴勒斯坦部是在早上或近黃昏時所作的首要工作,因為那時天氣較涼,方便工作(傳十一6)。巴比倫人發明了種子種植器來撒種,而住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則用「仙女散花式」來撒種,現今在某些鄉村地區仍被採用。農夫把種籽放在籃子裏或袋裏。當他在田中往來行走時,把掌中的種籽作弧形撒出。每當有風的時候,種籽便被吹到不同的土裏。以色列大部份耕地是梯田,亦唯獨在這些梯田我們可見撒種比喻的四種土地,好像耶穌在四福音中所及有關土地的比喻:路旁(或稱「坭路」),淺土石頭地,荊棘之地和好土。耶穌在這比喻中描述四種土地,就是種籽常落在其上的,而祂以這不同的土地,比擬人對天國福音所產生的四種不同反應。

十字架

 「凡掛在木頭上……」(加三13) 「被掛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詛的。」(申二十一22-23) 在猶太人和基督教的故事中,十字架的歷史及其有關的都是悲慘的。羅馬人的審判地方可能在第一世紀中已經出現,在那裏展示三種常用的十字架。歷史告訴我們在羅馬人佔領期間很多猶太人被釘在十字架上。根據約瑟夫,公元年,在一天内有多至二千人被釘。他說往返耶城的路上的樹成爲釘十字架的地方,因此十字架常常就是生了根的橄欖樹(在耶城區域的主要樹木)。為甚麽有些獲羅馬政府指派管理聖殿的大祭司會要求釋放巴拉巴,而把耶穌釘死?

空墳墓

「大衛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列王記上 2:10)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輥開,坐在上面。」(馬太福音 28:1-2) 論到聖經時代的人去逝之後,通常會被埋葬在從石山裏鑿出來的穴洞之中。同一穴洞可沿用數代;我們因此可自停屍處發現許多年代久遠的屍骸,伴著死者的陪葬物。經文:「與他列祖同睡」、「亞伯拉罕的懷裏」等等說詞,是否意指人死後,屍骨被檢起來,與先祖之屍骨同放一處,再一齊埋葬?猶太人傳統中的死屍,於下葬前,必需先用浸泡過香料的布包裹起來;而人一斷氣,即被認為是回到了原本是其生命之出處的祖先那裏。

- Advertisement -
Ad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