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科之最大食肉鳥,在同科中較為罕見。羽色灰褐間有白紋,面部有剛羽一撮,堅挺如髭,故名;俗名「攫羊鵰」。 胡兀鷲殺死獵物的方法很特別,由於牠的喙欠尖利,但體大力足,常將獵物銜至半空,摜死於巖崖上。 胡兀鷲嗜食龜類及動物骨髓,其他猛禽猛獸不能盡食的殘骨剩骸,卻是胡兀鷲的美食,或碎骨啄髓,或囫圇吞嚥,因此又俗稱為「裂骨鷲」;和合本譯作「狗頭鵰」(利十一13;申十四12),在摩西律法中被列為不潔之物。 另參:「鳥(鷲)」。
體肥短,喙、足亦短,形酷似雞雛,食穀物及昆蟲,與雉雞、鷓鴣同科,是雞形目中最小的種類。鵪鶉體長不過10吋,翼短而圓,常棲息於灌叢與雜草之中,發出嗡嗡的響聲。上體淡紅,腹羽白,一窩孵卵多達18隻,雌鳥若亡,雄鳥必獨負哺雛之責。 地中海地區的鵪鶉南遷蘇丹過冬,春至,即結大群北返。鵪鶉飛行不能持久,常需靠氣流之力助翔。 以色列民飄泊西乃曠野之時,曾兩次得食鶉肉充飢,這兩次都是神用風將大批鵪鶉颳至沙漠,落在以色列民營盤周圍(出十六13;民十一31、32;詩一○五40)。其中第二次,據測大批鵪鶉正結群沿阿卡巴灣北飛之際,突遇東向氣流將鶉轉向,使以色列民第二次荒野得食(民十一31;詩七十八26-28)。鵪鶉不能長遠飛行,可能由於飛行高度過矮,離地面僅2肘(約40吋),氣力耗盡的鵪鶉很容易被人用手捕捉(民十一31、32)。猶太律法以鵪鶉為潔淨可食之物。野禽之中據說以鵪鶉肉味最美,可曬成肉乾保存(民十一32)。估計當時以色列民捕獲的鵪鶉,可能多達900萬隻。
鴿分佈極廣,世界幾無處不有,一般的家鴿俱為原鴿的後裔。希伯來文另有一詞譯作「斑鳩」,也為鴿屬,這證明古猶太人已知道鴿種的差異。 迄今巴勒斯坦的鳩鴿科禽鳥,至少尚有6種:原鴿、斑尾林鴿、歐鴿、斑鳩、灰斑鳩、棕林鴿。這6種之中,原鴿和斑鳩大概是聖經最多提及的兩種鴿子。 鴿的大小從6吋長至12吋長不等。巴勒斯坦的鴿子中,羽色最絢麗的要屬原鴿。其體羽銀灰,翼羽則呈灰綠相間的彩虹色(大衛於詩六十八13有所描述)。而灰斑鳩和棕林鴿等小型鴿種則羽色較素,多為灰色或棕色,頸後有微黑或格狀的半領條紋。鴿頭小而頸短,體圓,肌肉十分強勁,煽動短翼,飛程甚遠。小鴿種多具長尾。 現今主要在加利利海周圍,並沿河谷南下而至死海這一帶地方,猶尚可見野生原鴿的蹤跡。野生原鴿營巢於巉巖絕壁之上,聖經也曾描述(歌二14;耶四十八28;參何十一11)。鴿一般以茅草乾枝為巢,頗不堅固;年孵兩窩,每窩幼雛不多於兩隻,雌雄親鳥共哺之。成鳥盤旋於田間牧場,覓食雜草、穀類及其他種子,待食物在嗉囊內消化成粥狀物(稱鴿乳),即反芻哺育幼鳥。 常見2、3隻雄鴿為向同1雌鴿求愛,而彼此有一番角逐;尤可觀者是雄斑鳩結群於空中上下飛舞求愛。古人早注意到鴿子的熱切求愛、雙親對幼雛的精心照料,以及雌雄之間的切切關懷,所以一向把鴿子作為愛與和平的象徵(歌一15,二14,四1,五2)等。 古代作家似也注意到鴿(主要是斑尾林鴿)與斑鳩之間的主要區別。鴿棲處常年不易,馴養容易;而斑鳩則是春來冬去的候鳥。斑鳩需以籠飼養,或作觀賞,或留作祭祀。馴鴿之事大概在挪亞時代,即已有之(創八8-12),故可說鴿是首批馴化的飛禽。埃及最古的銘文對鴿即有所記載,埃及古籍也提及鴿肉鮮嫩可口。後來,家鴿成群便被視為家業興旺的證明。古時興旺之家都備有陶製的鴿房,鴿房排列有序如窗格(即賽六十8所說的「窗戶」)。 到新約時代,耶路撒冷大希律宮周圍的花園,也建設了很多鴿房。養鴿成風的原因,鴿之易馴當然是其一,也在於鴿肉之可食及可作較廉宜的祭品。斑鳩被視為較珍貴的祭品,因是野鳥,捕獲不易。聖經另有兩處提及斑鳩而與祭祀無關,說斑鳩是常來常去的候鳥,每年春季便飛回以色列(歌二12;耶八7;參何十一11)。 聖經提及鴿子最多之處是有關祭祀的敘述(創十五7-10;利一14,五7,十二6;民六10;路二24),其次則是以鴿為喻。這頗反映古人所觀察到的鴿之特點與習性,如鴿子的哀鳴(賽三十八14,五十九11;結七16;鴻二7);鴿子遠翔之力(詩五十五6);鴿子之美(歌一15,四1,五12);鴿子的溫柔、忠誠(歌二14,五2,六9);鴿子的相親相愛和馴良(詩七十四19;太十16)。全本聖經唯一以貶義提及鴿子之處,即何西阿書七章11節,指斥鴿子「愚蠢無知」,大概是指鴿子易於輕信的性格。 新約以鴿子為喻最重要的一處,便是馬太福音三章16節,謂聖靈彷彿鴿子降在受洗之後的耶穌身上。鴿子慈愛、平和的天性,使早期基督徒很自然的把「保惠師」與鴿子連起來。自此以後,鴿子便成了喻指聖靈的一個最為常見的象徵了。 另參:「鴿子糞」。
迄今巴勒斯坦的鳩鴿科禽鳥,斑鳩和原鴿大概是聖經最多提及的兩種鴿子。古代作家似也注意到斑鳩與鴿(主要是斑尾林鴿)之間的主要區別。鴿棲處常年不易,馴養容易;而斑鳩則是春來冬去的候鳥。斑鳩需以籠飼養,或作觀賞,或留作祭祀。斑鳩被視為較珍貴的祭品,因是野鳥,捕獲不易。聖經另有兩處提及斑鳩而與祭祀無關,說斑鳩是常來常去的候鳥,每年春季便飛回以色列(歌二12;耶八7;參何十一11)。聖經提及鴿子最多之處是有關祭祀的敘述(創十五7-10;利一14,五7,十二6;民六10;路二24),其次則是以鴿為喻。這頗反映古人所觀察到的鴿之特點與習性,如鴿子的哀鳴(賽三十八14,五十九11;結七16;鴻二7);鴿子遠翔之力(詩五十五6);鴿子之美(歌一15,四1,五12);鴿子的溫柔、忠誠(歌二14,五2,六9);鴿子的相親相愛和馴良(詩七十四19;太十16)。全本聖經唯一以貶義提及鴿子之處,即何西阿書七章11節,指斥鴿子「愚蠢無知」,大概是指鴿子易於輕信的性格。
雀科鳴鳥中的一種被認為極無價值的小鳥;希伯來原詞是一個廣義的名稱,可通指一切小型雀鳥,可包括織布鳥科的各個種類,所以麻雀、燕雀、鶇、椋鳥都在其詞義涵蓋之內。聖經各譯本通譯作「麻雀」(詩八十四3;箴二十六2),顯然是以其最普通、最常見之故。 麻雀通體暗褐,惟頦下羽為黑色,終日嘈吵,尤其是雄鳥;鳥巢築於屋壁、檐邊、樹洞,有時也銜野草乾枝及其他任何材料,於開闊之處築巢,巢口開於旁邊;每窩孵4至7卵。 古代希臘人和古埃及人早已知麻雀的特性,常成群結隊飛入農田啄食穀種。聖地也是麻雀終年棲居之地。 麻雀近人而居,且極多產。猶太律法以其為潔淨可食之物。有些地方常捕雀出售,售價極廉(太十29;路十二6)。今在中東諸國的集市上,仍可見有兒童販雀,他們以繩之一端繫雀腿,4隻至6隻一串,任眾雀在頭上噗噗飛動。這情景在新約時代十分普遍。
鴉科中最大的一種。希伯來語稱「渡鴉」之詞原義為「黑者」,因其通體黑色。渡鴉重約3磅,體長22至26吋不等。尾部覆羽中間闊、兩側窄。巴勒斯坦所見的鴉科飛禽有8種:渡鴉屬3種,寒鴉屬2種,烏鴉屬1種,禿鼻烏鴉屬(也稱「白嘴鴉」)1種,紅嘴山鴉屬1種。烏鴉體長約20吋,較渡鴉小,且尾部羽端齊整,無參差狀。如前所述,渡鴉的顯著特點是通體晶黑。 渡鴉和烏鴉雖受人厭惡,但仍繁殖不衰。渡鴉飛行能力極強,常結大群而飛,多達數10萬隻,可謂遮天蔽日。繁殖時銜乾枝營巢,生2至7卵即孵。渡鴉雌雄雙棲,終生不易。鴉之翼、喙、腿俱健而有力,極雜食,故於荒涼不毛之地仍能生存。 渡鴉是一種狡詐善動的鳥類,偶有能仿人語者。據傳有渡鴉釋破迷團,建立奇功的故事。但渡鴉以其大膽好奇的天性,也有作些偷竊的勾當。 聖經提及鳥類的名稱,首先便是渡鴉(創八7,和合本作「烏鴉」)。人類似早已知渡鴉有堅強健之體力,常遠飛異地尋覓食物,所以挪亞以鴉探路,將渡鴉從舟中放出,見牠一去不歸,就知牠必尋獲食物,並有乾地可棲。 律法書大概以渡鴉食腐而列入不潔之物(利十一15;申十四14)。不過,聖經也曾記烏鴉奉神命供養先知以利亞(王上十七4-6);約伯記也描述神為烏鴉預備食物(伯三十八41);詩篇作者和耶穌基督也都有類似的議論(詩一四七9;路十二24);雅歌五章11節描寫新娘秀髮烏黑光潤,也以鴉羽為喻;以賽亞書三十四章11節則隱指渡鴉有擇荒而棲的習性。
Sign in to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