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鷹

又稱「吮羊鳥」。候鳥的一種,羽色灰暗,腿短,形近美洲夜鷹。額扁平、眼大、羽毛鬆軟、飛行無聲等特點則類似貓頭鷹。夜鷹晝伏夜出,在飛行中掠捕昆蟲。古人見夜鷹常在羊群上空飛掠,誤以為該鳥有偷吮羊奶之好,「吮羊鳥」之名即出自此。猶太律法將該鳥歸為「不潔之物」(利十一16;申十四15)。有些學者認為該律法所指是貓頭鷹,但譯作「夜鷹」的理由較充分。

是一種小型的鷹,體長僅尺許,胸羽黑、棕、黃3色斑駁,常見於聖地村落,棲息於巖石或村莊屋頂。飛行極速,可盤桓空中如鷹。於半空遽降攫捕地上獵物,迅快異常。爪彎曲尖利,嗜食鼠類、蛙、蜥、昆蟲等。 從古埃及墓葬中發現有經防腐處理的紅隼屍,埃及人也保存獵鷹屍體。古代馴鷹隼助獵之事是很普遍的,至今依然。亞述巴尼帕碑銘的記載可見鷹獵盛行於亞述。紅隼屬肉食猛禽,故被列為不潔之物(和合本作「小鷹」,欽定本則作「鳶」;利十一14;申十四13),由此可見,考究聖經鳥名也殊不容易。 另參:「鳥(鳶)」。

鷂鷹 / 鶙鵳

鷹的一種,常盤旋空中遙覓地上獵物,形似鳶,但尾直而無剪叉,被聖經列為「不潔淨的」鳥類(申十四13)。和合本譯作「鷂鷹」(利十一14)和「鸇」(申十四13),英譯本則分別譯作「鳶」、「隼」、「鷲」等。

鷹科鵰屬的大型食肉鳥。聖經翻譯往往鵰、鷲不分,給鳥種的確認造成不少麻煩。鵰的頭、頸均有羽毛,並非禿頂如鷲,但遠看很難區分。和合本譯為「鷹」的希伯來詞(直義可作「以喙裂物」解),可能是泛指一切大型食肉鳥。

- Advertisement -
Ad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