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篤香,是一種巨大的落葉樹,有稀疏的樹枝。冬天沒有葉子的時候,就像一棵櫟樹。其高度介乎12至25呎。樹的每一部分都有芳香的汁漿。這樹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並生長在較接近山腳的山坡上。這樹一般都是孤獨地生長,在一些太暖和太乾旱不宜種植櫟樹的地方,它都可以生長並代替了櫟樹的位置。由於這樹原產於基列,所以其汁漿,可能是以實瑪利商人由基列帶往埃及的香料之一(創三十七25)。創世記十八章8節所指的就是這樹:「(亞伯拉罕)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以賽亞書六章13節的「栗樹」,及何西阿書四章13節的「栗樹」,大概亦是指這樹。學者也相信以拉谷(撒上十七2、19)是由於生長在那裏的篤香樹而得名。創世記四十三章11節的榧子明顯是從阿月渾子樹採摘的硬殼果。阿月渾子樹的高度約為10至30呎,樹頂向外伸展。阿月渾子樹野生於黎巴嫩許多多石的地帶和聖地。其果實有淺色的外殼,果仁味甘甜,到處都受人喜愛。約書亞記十三章26節「比多寧」一名,可能是指當地有大量的阿月渾子樹。
創世記二十一章33節,撒母耳記上二十二章6節和三十一章13節所說的「垂絲柳樹」似乎就是檉柳。這類喬木或灌木十分矮小,生長得迅速,其木質堅固耐用。檉柳廣見於曠野、沙丘和鹹水沼澤區。無葉檉柳是沒有葉子的,長白色小花。這種喬木或灌木使人心曠神怡,樹蔭又可供途人休憩。亞伯拉罕曾在別是巴栽植無葉檉柳,那兒常鬧旱災,栽植其他樹木顯得很不實際。在書珥曠野極荒蕪的地區,沙漠檉柳的矮小樹叢仍生長得很茂盛。傷心失望的夏甲可能就是在一棵無葉檉柳下撇下以實瑪利──她那粉碎了的盼望。檉柳可以生存,是因為有細小鱗狀的葉子,不會蒸發大量水分;它甚至完全不長葉子。較大的檉柳樹在木材不多的地區,會因其木材而受重視。檉柳的木材可用作建築,同時也是優質木炭的來源。
列王紀上十章27節,歷代志上二十七章28節,歷代志下一章15節、九章27節,詩篇七十八篇47節,以賽亞書九章10節,阿摩司書七章14節,及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均譯作的「桑樹」,可能是指著名的西克莫無花果樹。這種樹產於非洲東北部及鄰近亞洲地區的一種樹,是屬於無花果樹的品種。我們不可把這種樹跟北美洲常見的美國懸鈴木混淆起來。聖經的「桑樹」(即西克莫無花果樹),是一種生命力強、強韌而粗壯的樹,高約30至40呎,有時樹幹周邊可達20呎以上,樹冠直徑則可達120呎。這樹容易攀爬,常種植於路旁,這可解釋了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的記載。樹上各部分都可結大量的果實,新枝舊枝都會結果,甚至樹幹上也可結果。其果實跟一般無花果相似,但體積較小,品質也較劣。在大衛的時代,西克莫無花果樹十分珍貴,以致大衛也委派專人來看守(代上二十七28)。這種樹跟普通的無花果樹不同,它是常青的,一年結果數次。它主要生長在低地,不能在山區不理想的氣候中生存(詩七十八47)。學者認為阿摩司不是採摘西克莫無花果的人,而是整修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種植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習慣在採摘果子前3、4天,果子約有1吋長時,把果子中間部分的皮削去,或以指甲或利器穿一個小孔。若不這樣做,果子會分泌大量液汁,並且不會成熟。
屬安息香的各種樹木,可生產一種芳香的樹脂。現今學者認為出埃及記三十章34節的「拿他弗」乃來自安息香樹。那是一種不規則的硬枝灌木或小樹,高約9至20呎 。分佈地區從黎巴嫩至聖地,這樹在小山丘和岩石遍佈的地方都長得很茂盛。在其樹幹和樹枝上割開切口便可取得樹膠。其香味十分濃郁,今天仍是一種價值不菲的香膏。
生長迅速的落葉喬木,跟山楊樹同是楊屬植物。撒母耳記下五章23、24節和歷代志上十四章14、15節的桑樹更可能是指伯拉河的楊樹或山楊樹。這樹高約30至45呎,枝子向外伸展。這種山楊樹只可見於敘利亞至聖地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的河畔和溪邊。在約但河谷尤其常見。 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的「柳枝」可能也是指伯拉河的楊樹;至於詩篇一三七篇2節的「柳樹」,也有人主張是楊樹。詩篇八十四篇6節的「流淚谷」是否指山楊樹,引起了一些問題;這名字也可能暗示那地種植了茂盛的山楊樹。「葉子被風吹」而發出響聲(利二十六36),可能暗指那樹是山楊樹,因為山楊樹有扁平的葉柄。白楊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聖地和西奈的潮濕地帶。其高度約為30至60呎,枝子向外伸展。有些人認為各種外邦宗教的祭壇,通常是立在山頂上和楊樹樹叢的蔭下。也許以賽亞書六十五章3節應作「在白楊下燒香」,而不是「在磚上」。何西阿書指出外邦的祭壇是建於橡樹、楊樹和栗樹之下(何四13)。也有人認為何西阿書十四章5節並不是指「利巴嫩」,而是說「如楊樹扎根」。楊樹的樹根會向其範圍內的水源迅速生長,這是人所共知的。創世記三十章37節所指的樹枝相信是白楊的樹枝。
石榴樹通常是細小像灌木的樹,但偶然也會長成小樹,高達20至30呎。樹枝通常是多刺的。觸目的吊鐘形花朵一般呈深紅色,不過有時也呈黃色或白色。球狀的果實像橘子或中型蘋果般大小。石榴果有堅硬的外殼,成熟後呈鮮紅色或黃色,頂部有乾枯了的萼片,形狀像一個皇冠。果實本身是一些深紅色多汁的果肉,內藏有許多紅色的種子。石榴花無疑成了金鈴鐺(出二十八33、34,三十九24-26),以及初開的花(王上六32)的模型。果實上圓形直立的花萼則成了君王冠冕的模型。石榴樹是亞洲的土產,但自史前時代開始,便已在聖地、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培植,今天在這些地方也頗常見。石榴被列為埃及地的美果之一(民二十5),也被列為應許地的一個祝福(申八8)。自所羅門時代開始,人們便已用其果肉來調製清涼的飲品和果子露,同時也可生吃。未熟的石榴果殼味苦澀,會產生一種紅色顏料,一直被用作藥物,也用來染紅摩洛哥皮革。有一種香酒是用石榴汁做成的(歌八2)。柔軟的種子可以灑上糖來吃,或曬乾作糖果。民數記、約書亞記和士師記中的「利門」和「臨門」兩城,可能是因當地種植了大量的石榴樹而得名。
Sign in to your account